婴儿的情绪

时间:2024-03-26 16:06:44
关于婴儿的情绪

关于婴儿的情绪

关于婴儿的情绪,情绪和情感是每个人都会有,也会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活动。情绪对婴儿适应生存有着特别的意义。婴儿虽小照样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。下面来看看关于婴儿的情绪。

  婴儿的情绪1

婴儿的情绪情感表现有哪些

1、2到3个月的时候,吃饱或者睡好之后都会笑;有人逗她的时候,她会全身都感觉很活跃;5到6个月的时候对新鲜玩具都会有欣快或者跃跃欲试的感觉;6到7个月的时候,就会开始对父母产生依赖感,并且对陌生人开始有怯生情绪。

2、8到10个月的时候,对于分离就会有焦虑的情绪,而且会越来越的强;12到16个月的时候,分离的情绪就可以达到高峰;18个月之后,这种情绪才会逐渐的开始减弱。

情绪情感对婴儿有什么意义

1、0到3岁的孩子会对照顾人很依赖,周围环境会对孩子情绪情感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。譬如孩子在一个天天麻将声中长大,房间里天天烟雾妖娆,那么他长大后抽烟喝酒打牌会在他人生中首选,和爱因斯坦、牛顿一点关系都没有。

2、所以你假如要生孩子,健康的环境良好的修养,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时很有意义的。有些家里装潢的富丽堂皇,但是家里没有一个书柜,环境是给人一个好的生活,但是没有赋予文化的含义,哪些装潢显得苍白无力。

婴幼儿情绪的处理

1、留意自己对孩子成功或失败时的反应

简单说,孩子感到骄傲或自卑的程度,依父母对其成败反应而定。

如果父母在孩子成功时,予以有效的赞美,他会肯定自己的努力与收获,并再接再厉!如果孩子成功时,父母不理不睬,或只是空泛的应付“你很棒”、“好厉害”,孩子会找不到自己的定位,也不知未来方向为何。有时候还会因为父母空泛的赞美,害怕自己下次就“不棒”“不厉害”,而变得不想再尝试。

如果父母在孩子成功之际做出有效的赞美,具体描述孩子做到的事实,再加以归纳方向,孩子就会愿意朝目标前进。举例来说,孩子考了一百分,如果你说“你很聪明”,孩子固然高兴,但也许会害怕下一次考不到一百分就不聪明而患得患失。如果你说,“这次的考试你很努力复习,也都理解了,真的很棒!”对孩子而言,你赞美的是他的努力,一百分的意思也只是“全都努力理解了”,与他聪明与否无关,如此一来,他就会更愿意努力学习。

相反地,如果父母在孩子失败时予以支持鼓励,让孩子知道失败不是件不可逆的事情,只要继续下去或改正方向,父母都会支持;如果一遇失败就被责骂、讽刺、讥笑,那么孩子的反应从愤怒、羞耻到放弃都有可能。

2、留意自己对孩子犯错时的反应

孩子愧疚或羞耻的程度也依父母对违规犯错的反应而定,如果孩子弄坏玩具时,父母习惯性责骂孩子,也就是“对人不对事”,例如说“你这么坏,这么不听话!”时间一久,他就会相信这个“坏孩子”就是我!

如果父母换个方式“对事不对人”,说:“玩具坏了呀!那宝宝你接下来怎么做呢?”这样孩子产生的是一种“愧疚感”,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,但却可以去弥补,而不是“我是一个坏孩子”。又例如当父母在孩子成功堆叠积木时不予理睬,却在失败弄出声响时予以喝斥,那么孩子对自己的存在价值当然没有信心,也因此容易感到自卑。

3、了解情绪发展里程碑

复杂情绪对孩子未来怎么看待是很重要的。因此家长一定要花些心思来了解孩子的情绪发展,而不光是聚焦在动作发展或认知发展上,更何况复杂情绪与周围环境极其相关。

情绪发展里程碑:

0-2个月:挫折、满足、渐渐有笑意、好奇,开始会自我安抚,比如吸吮奶嘴。

3-4个月:主动笑,渐渐因不如意而生气,好奇心增强而互动增多。

5-7个月:快乐、悲伤、生气、好奇、厌恶、害怕越来越明显,开始对陌生人焦虑。

8-9个月:以上情绪加大,焦虑感也加大,开始有分离焦虑,好恶感变得明显。

10-12个月:害怕的事物增多,开始会拒绝,自我意识开始萌芽,挫折加重,开始主动寻求快乐。

12-18个月:分离焦虑明显,但更好奇探索、暴怒、快乐兴奋,主动寻求快乐。

18-24个月:上述情绪明显加剧,自我意识明显,成功时感到骄傲、失败时感动羞愧、羞耻、羡慕等。

24-36个月:基本情绪与复杂情绪都越发明显、好恶分明、可以同理安慰他人的情绪。

  婴儿的情绪2

这些常见的婴幼儿情绪,该如何应对

常见情绪1:焦虑

在在幼儿5个月至1岁期间,就开始出现“陌生人焦虑”现象,到了1~2岁则出现与主要照顾者的“分离焦虑”现象,只要一眼看不见父母,就会开始哭闹,并且感到不安,这都是正常的情绪发展现象。一般而言,在进入幼儿园1个月后,分离焦虑就会逐渐缓解,如果持 续太久还未见改善,父母就需带孩子就医评估。

专家建议:

造成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,多半与幼儿生活环境以及亲子互动有关。一般来说,如果家长平日保护过度,凡事都帮孩子处理好,很少给他自己做的机会,就很容易造成幼儿的依赖心理过重,自然很难与父母分开。另外,亲子互动过于缺乏也是分离焦虑的原因之一。

根据临床观察发现,幼儿正是因为过度渴望父母的关爱与呵护,才出现比其他同龄孩子更为严重的分离焦虑。所以,父母应特别注意幼儿的情感需求,以免加重幼儿的分离焦虑。

如果幼儿的先天气质比较细腻、敏感,那么焦虑情况也可能比较严重,建议父母不要用过于严厉的方式教导幼儿,以免加剧焦虑现象。焦虑通常有许多表现形式,例如分离焦虑、抗拒上学、特定畏惧症、社交恐惧症等,如果幼儿的焦虑情况已严重到影响与人正常互动,则建议尽快采取治疗措施。

从医学角度来看,并不建议对6岁以下的幼儿实施药物治疗,心理疗法的成效反倒更为理想。具体方式可分2种,即“洪水法”和“逐步减敏法”。就“洪水法”来说,假如幼儿怕蛇,那么就让孩子一次性看见很多蛇,那么今后再看见一两只蛇的时候,他的恐惧感就会下降。

常见情绪2:耍赖

毕竟人是社会性的动物,都愿意得到他人的关心和注意。不过,如果幼儿长期持续以这种行为来索取他希望获得的人、事、物,那就有可能是完全不懂如何利用正面方式去达到目的。

专家建议:

如果孩子一直持续利用“耍赖”这种负面方式寻求关注,那么父母首先应该自我检查一下,平时多留心亲子互动的过程,注意孩子是否出现了太多负面情绪, 以至于他根本不懂得如何寻求正面渠道来表达自身需求。

如果情况果真如此,家长就要及时改变对孩子行为的回馈方式,避免只对孩子的负面行为表示关注。一旦孩子出现值得鼓励的行为,要马上给予足够的正面回馈。不论是纠正还是肯定,都要尽量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告知孩子,渐渐帮助孩子学到如何以正面方式获得别人关心。

当孩子出现耍赖情绪时,父母或老师不能坚持一贯的原则,反而与孩子妥协而满足他的无理要求,这更是造成幼儿长期耍赖的一大原因。父母一直没有对幼儿的耍赖行为采取有效措施,正好导致他持续使用这种方式来满足自身需要。

虽说幼儿的逻辑观念尚未完全成熟,但是他既然能够长时间地不停耍赖,那就说明他已经从单纯的回馈反应发展到自主行为阶段,也就是说他的耍赖是来自内心的自发行为,并不是主要由外因所触发。

要克服幼儿长期耍赖的弊病,家长可尝试用“忽略”的方式来处理,同时避免给予任何负面关注,直到幼儿停止无理取闹行为后,才给予正面关注并继续与之沟通,这就能让幼儿逐渐明白,用耍赖的方式并不能从父母身上得到任何关注,于是耍赖情形便能慢慢改善。

常见情绪3:人来疯

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从众行为,也就是孩子看到别人“疯”起来之后,自己很快就跟着“疯”起来。查究“人来疯”的具体原因,主要是幼儿有过在众人面前勇于表现自己的经历,而且因此获得不少正面关注,比如他人的'注意和称赞,久而久之,他就学会继续用这样的方式获得情感满足。

专家建议:

就幼儿的正常心理发展来看,到了2~3岁之后,基本都有表现自我的念头,以获取他人更多的认同。除非是特别严重的自我表现行为,一般都可看作是特殊心理发展阶段的正常行为,没必要太过担心。

不过,一旦发现幼儿的人来疯情绪特别严重或者“疯”的方式很不恰当时,建议立刻向幼儿说明,以引导幼儿建立正确认知观念。例如说话声音太大很容易影响到别人,所以最好控制一下。

请父母时刻牢记一点,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本来就不成熟,所以不要对单纯说教的效果抱以太高的期待,不要认为“这次已经教育过了,孩子自然就会记住,下次就能改正”,而必须辅以实际的行为来处理。比如和幼儿事先约定好,下次再有客人来家里时,记得说话不要太大声,如果确实有明显改善,就给予一定的奖励。

对于大多数幼儿而言,情绪表现是传达自我想法的一种方式。当语言能力越来越进步、情绪控制也没有太大问题时,他们会渐渐懂得运用语言进行更有效的表达,情绪激动的情形也就随之减少。

  婴儿的情绪3

婴儿的4种情绪

依恋

从7个月开始,宝宝开始出现了依恋亲近的人的依恋情绪。宝宝最喜欢和亲近的人接近,这样的接近会给宝宝带来舒服、愉快和安全的情绪。当亲人一旦要离开,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。1岁之前的宝宝处于前依恋期(出生~2个月)和依恋建立期(2个月~1 2个月)。处于前依恋期的宝宝会用微笑、注视和咿呀言语同成人进行交流,依恋建立期的宝宝开始对熟悉的人有特殊的友好关系,能从周围的人中区分出最亲近的人,并特别愿意和他接近。如妈妈用身体同宝宝进行接触,如抚摸、搂抱、摇晃等,宝宝感受到这些触觉和运动觉的刺激,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。如果亲近的照看者需要暂时离开,那宝宝也能忍受,但是会带有一点伤感的情绪。

喜悦

刚出生几天的宝宝就会笑了,爸爸妈妈好开心呀!但其实,新生儿的笑容是生理性的反应,这种微笑是脑干部位的脑电波活动的信号,而并不是爸爸妈妈们所认为的那样是孩子高兴的反应。从4~6周开始,宝宝的笑开始与他们的感受联系在一起了。这时候的笑是生理情绪的体验,宝宝感到身体内部舒服了,他就会用笑来表达。奶奶碰碰宝宝的脸,爸爸轻轻地触摸宝宝的皮肤,或者是他听到了妈妈熟悉的声音等,都会引起宝宝愉快情绪的反应。

从2~7个月开始,宝宝的喜悦情绪出现了分化,开始对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反应。4个月时,宝宝对熟悉的人脸比不熟悉的人脸笑得更多,甚至只对亲近的人微笑。这时妈妈会发现,妈妈笑,宝宝也会有意识地笑,这是宝宝应答,性的微笑。慢慢地,生活环境中的事件开始能引起宝宝的微笑和大笑,妈妈用玩具来逗弄宝宝,或是爸爸轻轻地给宝宝呵痒,他会因为觉得好玩又有人陪伴而高兴地咯咯笑起来。

愤怒

愤怒,也是宝宝常见的情绪。宝宝愤怒的反应,往往是由剧烈到缓和,由直接到间接,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。婴儿时期的愤怒不发则已,一发总是来势汹汹,不能抑制:两手摇动,两脚乱踢,满面涨红,大声哭叫。尤其是一些“聪明”的宝宝们,他们会因需要(饥饿、口渴、倦等)没有得到满足而将愤怒情绪转变为哭声,在他们不会说话的这段时间内,宝宝基本上就是靠哭声来向爸爸妈妈倾诉自己的烦恼和不满。

恐惧

惧怕大约在出生后的第6个月发生。这是由于突然遇到强的刺激,心理失去平衡所发生的情绪反应。父母要注意,孩子有的惧怕是习得的,如听到了放鞭炮的声音,孩子会有似乎是惊怕的反应,父母无需紧张地用夸张的言语和动作去保护孩子,只需要轻轻地抱住孩子,用言语给他解释那是什么声音,就可以了。另外,害怕陌生人正是这时期惧怕情绪的突出表现,随着成长,慢慢会有所改变。

《关于婴儿的情绪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